外墙真石漆因装饰效果逼真、耐久性强被广泛应用,但在潮湿环境中易滋生霉菌,不仅影响美观,还会破坏涂层结构。应对霉菌生长需从材料选择、施工控制到后期维护形成全链条防护体系。
材料选择是抗霉菌的第 一道防线。应选用添加新型防霉剂的真石漆产品,优先选择含银离子、纳米氧化锌或异噻唑啉酮类防霉成分的涂料,这类成分能有效yi制霉菌孢子萌发,防霉等级需达到 0 级(无霉菌生长)。乳液作为真石漆的成膜物质,应选择醋酸乙烯 - 乙烯共聚乳液,其很低成膜温度≤5℃,耐水性优异,能减少因涂膜透水导致的霉菌滋生。同时注意颜填料的选择,采用经过硅烷处理的石英砂,控制吸水量≤2%,避免水分在涂层内部积聚。
基层处理对防霉效果至关重要。施工前需彻 底清理墙面杂质,修补裂缝和孔洞,确保基层平整度误差≤3mm。对于新建墙体,需保证养护期≥28 天,含水率≤10%,pH 值≤10;旧墙面翻新时,需铲除原有霉变涂层,用专用除霉剂彻 底处理,再涂刷封闭底漆。封闭底漆应选用渗透型抗碱底漆,涂布率控制在 8-10㎡/L,形成致密保护膜,阻隔基层潮气和碱分渗透,同时底漆中需添加防霉助剂,增强底层防霉能力。
施工工艺把控直接影响抗霉菌性能。真石漆施工需保证环境温度在 5-35℃,相对湿度≤85%,雨天禁止施工。采用分层喷涂工艺,第 一道涂层厚度控制在 2-3mm,待完全干燥(通常 24 小时)后再喷涂第 二道,总厚度保持在 5-7mm,避免因厚涂导致干燥不均。喷涂完成后需确保充分干燥,养护期不少于 7 天,期间避免墙面受潮。对于阴阳角、窗台等易积水部位,应增加 10-15cm 的涂层厚度,并做成圆弧角设计,减少水分滞留。
后期维护是预防霉菌再生的关键。每年春季需对墙面进行一次全方面检查,及时修补破损涂层,对轻微霉斑可采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处理,严重霉变区域需局部铲除重涂。在易积水区域加装排水槽,窗台坡度应≥3%,确保雨水快速引流。定期清洗墙面,采用中性清洁剂配合高压水枪(压力≤10MPa)冲洗,去除表面灰尘和霉菌孢子,每年至少清洗一次。
此外,增强建筑整体排水能力能从源头减少霉菌生长条件。优化外墙设计,增加挑檐宽度至 60cm 以上,窗台设置滴水线,外墙装饰线条应做排水坡度处理。对于高湿度地区,可在真石漆涂层表面罩涂一层透明防霉面漆,选用含氟硅树脂的罩面漆,不仅能提高耐污性,还能形成透气不透水的防护膜,进一步阻断霉菌生长环境。
通过材料防霉升级、基层科学处理、规范施工工艺和定期维护保养,能有效抑 制外墙真石漆霉菌生长,延长涂层使用寿命,保持建筑外观美观持久。